2/19/2003

1/3/2003 5:33:55 PM | daosong nanpo]
“一切法界性,原只有性无相,唯智乃能相应”,既无方所,更无住处,却又无处不在,无时不存. 法身境界,非凡夫可能知见,故以此法,表示虽存而隐,隐而常存


法门寺塔地宫的唐密曼荼罗��------ ----唐普式��


法门寺地宫后室墙内秘龛之中,覆盖佛真身舍利鎏金银宝函顶面之錾刻图像,中台为金刚界大日如来,四方为四波罗蜜菩萨,四隅为内四供菩萨,外重为外四供和四摄菩萨、四大明王及四大神。宝函四个侧面,东南西北依次为阿�ァ⒈ι�、观自在王及不空成就四佛,各有其四亲近菩萨,这是众所公认的事实。那么,作为金刚界自受用身曼荼罗的三十七尊标帜已经齐备,可以肯定这是金刚界的曼荼罗了。其所以特置于后室密龛下,是依法理之措施,即表示金刚界曼荼罗,乃法身境界,非凡夫可能知见,故以此法,表示虽存而隐,隐而常存。
后室八重宝函,由内至外之第四重,前面刻六臂思维菩萨,显然是如意轮观音。函左主尊左手托钵盂,右手以棒拨调,应是药师如来。函右主尊,肉髻高耸,右手施无畏印,左手于袈裟内,应是释迦如来。后面主尊,头戴金刚宝冠,操智拳印,身光硬直,与大日如来同中有异,此乃大日金轮。这就表明,此乃以大日金轮为主体的法界。此尊作用与大日如来不同,大日如来在“放”,将所证功德全部开放而成曼荼罗,以自受用。大日金轮在“收”,将一切法性,皆敛入涅��。所以此尊一现,则诸尊、两部曼荼罗皆隐。这是一字金轮法理,也是五重宝函之金刚界曼荼罗亦必隐于后墙壁下的原因。然《菩提场经》云:“大日金轮能促成我法”,所以复集释迦表佛部,药师东方佛表金刚部,六臂如意轮观音表莲花部。这是以大日金轮泯胎曼之相,而发胎曼佛莲宝三部大用之唐密精妙手眼,所以说,地宫能有无表相之胎藏界曼荼,但和金刚界曼荼罗(五重宝函)一样,都是相虽常隐,而用则常存。况以六臂如意观音居前面,正表六道同度之大用。又此宝函之第五重前面为释迦牟尼如来说法(右手说法印)像,后面为大日金轮,左、右两面是普贤和文殊菩萨,皆僮仆如云。这应该是第四重的延展,相当于胎藏界曼荼罗中释迦院之用,如此,后室五重和八重宝函,显示了法、报、应三身同动之法理,显示了大日如来理智二法身,由自受用而他受用而应化身之完整法理。这种以简寓繁,以隐表存之唐密之精妙手眼,真是旷古烁今,无与伦比,令人赞仰至极。
此函第六重是素面银函。所以素面,中有道理,因为第七重是四大天王,属外金刚部,属于世法的诸天,与出世间法的佛菩萨有本质上的差别,必须将其分隔开来,因此,第六重素面银函之作用,等于曼荼罗最外重的间道,而将不同本质之护法诸天与菩萨明显分隔开来,所以不宜在其上刻划图案,素面最恰当了。
从上的分析,可以清楚看到,法门寺地宫中,不但有唐密曼荼罗,而且是非常精妙的曼荼罗,其设计之精细、布置之巧妙,皆臻其极,非即身成佛之金刚普门传灯阿�^黎,不能有此智慧。其中法理,也非一般人所易理解。

没有评论: